上週末去參加了WOCMAT,雖然我想在這裡說應該不會有甚麼後遺症,但是我的感想還是不要講太白比較保險。
這個研討會目前是第四屆,但我是第一次參加,不知道是不是原先期望太大,以致於連著兩天下來,我的感想只能說是....悶啊。
對於幾個keynote speech的題目和內容,我覺得跟研討會的主題不合,而且內容都不深入,淪落成單純的show and tell,似乎是當成大學通識講堂,甚至是對一般大眾演講,實在不是專業研討會的程度。我想這方面主辦單位要負很大的責任,在邀請演講者時沒有溝通清楚,雖然說主辦單位一直強調自己是很新的系所,但是這樣不是應該沒有包袱,能更有創意的做事情嗎?而不應該當成是辦不好的藉口吧。其中只有CW我覺得不錯的,不過這是本來就認識,而且是硬底子的學者,所以就沒有太大的驚喜了。
至於論文發表部份,就更令人無言了。很多論文不管條件設定或者證明方法都有很大的漏洞,更不要說實際只能應用在極少數最單純也最標準的實驗對象上,只要稍有一點deviation就無法處理,實在令人懷疑其practicality。第一天我還認真的提問,提建議,第二天我就意識到這樣做基本是徒勞無功的,於是就懶得再問了。另外針對題目,我要說,台灣的學生實在是缺乏想像力,很多題目都是從一般網路上可以看到的求救問題衍生出來的而已,看不出來發表者對這個題目的發展性到底作了甚麼樣的考慮。(為了平衡,要特別提出來,大概有兩篇論文是概念比較有趣的,雖然完成度還不是太理想,但如果能夠繼續,成果應該會挺有趣。) 還有,音訊不是只有MIDI,這樣的概念不知道要怎麼樣用槌子敲,才能敲進這些工程師的腦筋裡?「質感」這個詞,是不是不存在於工程師的字彙資料庫當中?
晚餐時跟CW討論,覺得工程師跟音樂人之間的觀念實在是有巨大的差異,工程師都有overgeneralize, oversimplify的傾向,到了一種令人沮喪的程度。不過話說回來,學工程的大概也以為我們都是毫無章法,虛無飄渺,不可與之言的人吧。
回想起來,去年夏天去找D時,在他的車上放了一張又一張的cd,他的結論就是「聽不出來有甚麼不一樣」,真是把我的滿腔熱情都澆熄了。不過我還是認為,人的美感是可以,也需要經過培養的,端看個人是不是有心,是不是有抓住機會。
本來想不要說太白的,結果一發不可收拾。我也不是要把工程師當成敵人,我只是覺得無奈而已。我還沒有笨到把單一研討會上遇到的人就當成所有工程師的代表,我也知道在這裡講engineer stereotype,對照我上面對工程師overgeneralize everything的批評,根本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。於是讓我來為學工程的人辯護一下吧,我一些學工程的朋友其實是很有想法的,他們在藝術方面的造詣其實比大部分職業的音樂人更深更廣,也更沒有包袱。大家鼓掌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